近日在北京,孙女用落下的银杏叶给奶奶做了玫瑰花头套。她说自己从小跟奶奶长大,奶奶很喜欢玫瑰花,自己很喜欢秋天,就想着用落下的银杏叶折成玫瑰,粘到奶奶的头套上做成装饰,既好看还能留住秋天。奶奶戴上后很漂亮,阳光照下来就像在发光一样。
图片来自新华网
看到照片我觉得奶奶的笑容比玫瑰花还美,那种发自心底的快乐溢于言表,孙女的暖心之举让奶奶孩子一样开心。
图片来自新华网
我们常说希望父母长命百岁寿比南山不老松,也时常给他们买好吃好穿的,看似在尽本分的孝道,其实大部分时候却无法真正暖到父母的内心,只是让父母有了一些对外人“显摆”的谈资:“这衣服是我女儿买的,我说不要,她非要买”“这保健品不错,我儿子买的,我说他,乱花钱干嘛”。这些固然是应该的,但是事实上,我们所尽的孝道大部分都还是基于表面。
图片来自新华网
如果不信,我提几个问题,你们可以认真思考后回答/p>
1、会不会像聆听自己孩子说话那样,认真聆听父母的啰嗦?
2、有没有温柔地面对父母的抱怨?
3、有没有耐心地等待父母的迟缓?
4、有没有感受到父母从原来管教你到对你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变化?
5、有没有体会到父母的孤单、依赖和对死亡的恐惧,而多去跟他们交谈陪伴?
6、陪孩子的时间和陪父母的时间哪个多?
我没有问父母生病你是否去陪护,有没有给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其实综合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像对待自己的宠儿一样对待父母?我相信有人是能做到的,但是大部分人根本意识不到。孔子曾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就是态度很难看的意思。孔子认为孝顺不仅仅是在父母有事的时候去帮忙、有好吃的东西就给父母吃,这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父母在我们的面前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为什么父母在我们面前不敢大声说话,总是欲言又止?为什么父母身边发生的琐事不再对我们倾诉?
因为我们变了。我们把曾经作为依靠的父母变成了佣人;我们用上了父母不曾给我们的高端用品;我们抱怨为什么父母不是什么一代,抱怨他们脑子不好使,行动太磨叽,说话太唠叨。我们变成了家里的天可以颐指气使的对父母讲道理发号令,而且我们会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的绝对正确。可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变化的态度,还有那些不经意的小事,往往伤害他们最深。在我们伤害他们无数次之后,他们终于变成了一个在我们面前小心翼翼,沉默寡言的老人。但是当我们出了事情,他们又会像钢铁侠一样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给他们脸色的孩子。世间悲凉的事情莫过于白发苍苍之际,却要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还要尽力去照顾成年孩子的情绪。
别让父母在我们面前受气;别让他们总觉得想讨好我们的脸色而行事,让他们做回自己;别让自己的大嗓门使自己的父母欲言又止;我们一边把孝顺这件事儿压到思维的某个角落,只在某个不经意间才会想起。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便轻而易举地换来两人对你一生的细心呵护。温暖老人的方法简单而又遥远,简单的不是衣食住行,遥远的却是走进父母的内心。对当父母慢慢老去的时候,多些细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千万不要让他们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
反思自己,关爱老人,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温柔以待自己的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