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问答 » 大脑意识的特征认识自我局限的第一步
TUhjnbcbe - 2023/4/8 20:58:00
白癜风初步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要想掌握自身的命运,首先得认知自己。

我们通常认为大脑意识是生命的主人,是生命结构里最高的指挥官。因为我们习以为常地感到是思维在处处决定并指挥着我们的一切行动,包括怎么样做事、说话等等。

然而大脑意识之外存在着更深层次的意识,但看不见摸不着,还没有一个工具能把它呈现出来,人们给它命名叫“潜意识”,就是潜藏的意识。

从某种程度来说,大脑相当于电脑的显示屏,它只是把思想显示出来,但信息不在大脑里。就像电脑一样,它的信息装在硬盘上,但硬盘上的信息看不见,只能通过CPU和显卡处理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如果没有看不见的硬盘信息,显示屏是无物可显的。也就是人如果没有生命体底层意识信息的驱动,大脑根本就没办法做工,大脑显示出来的都是底层意识活动的信息。

大脑意识信息很渺小,与底层意识信息相比,是兆万分之一的比例。看不见的底层意识才是驱动我们生命的核心力量,在深刻并实质性地影响着生命的存在。

所以我们非常感恩袁了凡,他掌握的这个学问,相当于掌握了生命底层系统的编码程序。人生游戏该怎样设定规则?该怎么玩才是最优选择?他把这个奥秘写成遗训留给孩子。可以想见的是,父母留给孩子的一定是其视为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要在人生游戏中胜出,我们要对大脑意识有相当充分的了解。人的大脑思维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追求复杂的舍弃简单而根本的。

所以我们宁愿去学一些似是而非的看似很高深或是显得很高大上的那种人为包装出来的东西,宁愿丢失我们内在原始自然的本能反应或直觉,这就是把人人本具的生命底层意识系统的先天智慧给弄丢了。

而圣贤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就在这里,所以传统文化讲到的智慧运用和知识储备是完全不一样的。常见的说法是知识就是力量。但这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知识若没有被运用,哪怕把经典都倒背如流,也都不能称为力量。

我们因受这样一种思想认知的影响,于是就一味地拼命往大脑里灌输知识,并以灌输知识的多少来对孩子寄予希望和作为判断将来是否有出息的标准。

尽管现实之中经常看到各种新闻,什么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跳楼自杀等等,我们却都没有很好地去反省,为什么这些高知识、高学历的人,会缺乏作为一个生命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压力调节与情绪管理能力?更遑论能够达到对自身生命能量进行系统优化、提升和管控的综合素质。

因为这些能力和素质涉及到对生命底层意识系统的认知和了解。你会发现底层系统若没有得到优化,能量没有被整合,知识学得再多,那也都起不了实际有效的决定性作用。由此,我想先谈谈大脑意识的几个特征,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影响着我们认识生命与世界的大脑意识有什么特征呢?我们把所有关于生命的认知以及整个人生系于之上,是真实可靠的吗?这对我们正确认知和全方位了解生命至关重要。

首先,大脑意识是过去意识。以教科书为例,编书的人根据过去所学的知识总结经验撰写编辑而成。我曾经问过一个编教材的专家,教材编出来他认为落后没有?他肯定地回答说至少落后五年。他说教材编辑要花几年时间,编出来以后很多年不会改。可见,课本上的这些知识都是过去意识。

此外,我们从父母那儿获取的知识、经验也都是过去意识,父母一生当中都是把在过去总结的人生经验,拿到这个时空点来教育儿女,所以是过去意识。

这也是为什么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迭代,原因就在于它是过去意识,有的无法与当下契合,有的是错误的被修正甚至被推翻。正因为是过去意识,所以它派生出三大特征。

大脑意识的第一个特征:是靠记忆运作的。大脑面对任何事情都是靠回忆来处理,只要是大脑里面装有的信息就很有把握解决。反过来,如果遇到问题,倘若脑袋里没装这方面的信息,搜索起来找不到相关记忆,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因此大脑意识的第一个特征是靠记忆运作。

在知识领域,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值得思考和揣度的现象:随着科学的进步,已经证明过去有些理论是错误的,但没有被证明之前,老师可是把这些知识作为绝对真理来灌输给学生。可是,有些被灌输进去的知识,在生活实际当中跟事实脱节,很多事情并不是书本里讲的那样。

譬如观察宇宙行星,望远镜观察到多少光年的距离,就是光跑多少年才能收到的这个信息,实际上我们观察到的已经是多少光年时间距离之后的情况,这期间宇宙已经发生了多少变化呢?拿多少光年前观察得到的信息,推测宇宙天地运行或研究出某个天文学,根本就没办法保证所观察到的那个天体是它原来的样子。

哲学里有一句话:“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多少光年以后宇宙的结构又怎么可能还是原来那个结构呢?所以,我们所学的知识都属于过去意识,这些意识都是在假定是正确的情况下装进大脑的。

因为教学必须是让人知道那些所谓正确的东西,也只有老师认为是正确的时候,当学生问起这个是什么意思时,老师才会马上用教科书里的结论来回答,所以他肯定认为是对的,因为如果他知道那是错的,他就不可能那样去回答。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的确是遇到任何问题马上就会下意识地回忆教科书里有没有讲过?老师有没有说过?父母有没有告诉过?只要大脑中没有这些记忆就只能很无奈地摊手说不知道,没办法。

一旦脑袋里没这个信息就没了抓手,也就没了底气。就像有些人旅游时看到一些不认识的树,就问导游树的名字,导游如果不知道就很尴尬。有一次我就应机做了个试验,随便胡乱起了个名字告诉他,反正他也不知道。后来过段时间我回去,那个导游居然还按照我说的名字在给别人介绍,是不是很有意思?

可见人的信心如果完全来源于汲取、存储和播放外来信息的大脑意识,那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虚幻的概念和名相之上而非实相。

人最大的一个局限性就是完全脱离实际地活在名相里,很多时候对知识的渴求仅仅满足于知道它叫什么,然后根本就不需要知道其实质性的生命经历、成长过程、命体感受、内涵特性等信息,只是要个名词就够了,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荒唐?可实际上我们人就这样很荒唐地活在名相里。

就连小朋友也都受到影响!我一个朋友在幼儿园工作,我想幼儿园可能还没被“名相”污染,有一次我就去做个小游戏,看能不能发现点奇迹?

刚好幼儿园外面种了好多玫瑰花,我就随手摘了一枝玫瑰花进去问那些小朋友。我说:“小朋友,这是啥呀?”所有小朋友百分之百地举起手说:“这是玫瑰花。”然后我说:“不是,这不是玫瑰花。”当时就有些小朋友底气不够了,马上就信心不足畏畏缩缩了。

我说:“再回答一遍,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这是什么?”这时候大概20%没信心,因为我的口气很坚定,但依然有80%的小朋友信心坚定地说:“这是玫瑰花。”

然后第三次我说:“这不是玫瑰花,小朋友请你们好好感觉一下,这是什么?”这时候一大半没信心,但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心想你忽悠我们小朋友干啥?这不是玫瑰花是什么?但他忍住没说出来。第三遍的时候没多少小朋友敢于说它是玫瑰花。你看,我们的信心就来自于我知道什么,书上说的就有信心,书上没说就没信心。

后来我问几个有信心的人:“你凭什么说它是玫瑰花?”他就把书翻给我看,幼儿园的书里刚好有一朵玫瑰花,我说:“这个读什么?”“玫瑰花,有图片有真相,难道我说错了?”这个小朋友还教我呢!“你看这个字你都不认识啊!méiguīhuā(拼读拼音),玫瑰花。”我说:“这个不对!”

你看,我们的知识仅仅是在于图片和名词,而玫瑰花的实体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因为我们并不关心事物存在实体,我们只关心实体之外的这些名号。”这个在经典里叫“名相”,就是说人只是活在名相里。

这时候老师说话了,“你得说清楚,不是玫瑰花,我们这个课教不下去了,你得说清楚为什么不是玫瑰花?”我说:“很简单,玫瑰花代表的是一种生命存在实体,它包括至少三部分,第一是它的形,完整的形包括根、枝、叶、花,从形上来讲,我剪掉了其中的一枝,这一枝就代表它吗?

就像一个妈妈,她叫什么名字,我用剪刀把她的头发剪下来,虽然这头发是她身体的一部分,但头发不代表她哦!它只是她生命整体的一部分。”这是从形象上看。

那么,从生命存在的角度来看,生命更真实的存在不在形象上,而是它里面的生命活动,它里面会发生很奇妙的现象,它根部深入大地来汲取水分,吸收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它们有交合过程,就像我们男女拥抱一样,这中间它们是有感觉的;然后它的枝叶跟阳光光合作用的时候也是有感觉的,它不同的部分都有相应的感觉,它是生命现象,它是一种感觉,它不是死的存在。

如果说得更深入一点,假如高智慧的生命把意识移到玫瑰花里,就会实实在在感觉到玫瑰花是什么特点?根是什么样的?枝叶什么样?它吸收雨露阳光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它的根在大地里吸取矿物质营养是什么感觉?水分在枝干里流动的过程是什么感觉?

这些感觉会很清楚地用胜过一切语言的通道告诉你,它是一个生命存在实相,不是外相,它之所以在成长,在开花是因为它有个实相存在,它不只是看到的那个样子!如果没有这个实相存在,外面这个样子是不存在的!

还有一部分是它从种子发芽、扎根吐叶、开花结果到最后枯萎凋零这样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这三部分包括玫瑰花的形,玫瑰花里面的存在形态,以及玫瑰花从发芽、生长到回归大地的整个生命历程,这样一个完整的整个存在实体叫玫瑰花。

所以,我们观察事物,不是只是知道它的名字,但对它的整个生命存在一无所知,否则凭什么你知道它叫玫瑰花呢?所以,我们圣人观察事物是从整体来观察,以多角度从上下左右四维空间、从微观到表面、从时间到空间整个维度和过程来观察事物。

以这样的智慧契入,所书写的经典就不是知识,那么我们用知识也就读不懂经典,因为知识和智慧不属于一个层面。所以必须站在一个生命整体存在奥秘的角度去读它,才能知道它在讲什么。所以不是把《了凡四训》这本书里的字全都认识了就以为知道它在说什么了。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就是它表达的不仅是表面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还表达了人们在习惯性观察角度所看不见或者被忽略的那部分存在,那是从生命整体的角度去看的。

也就是说大脑意识落入到名相里,所回忆的也就只能是名相,从教科书里装一大堆名相进去,然后用这一堆名相来写论文、来答题、来跟人打交道。

按道理如果装进去的这些知识就是力量,那就应该知识掌握得越多烦恼越少!但很奇怪,我发现一个现象,知识越多的人好像还越烦恼。为什么学的知识越多烦恼越多呢?

这就讲到大脑意识的第二个特点:非客观意识。过去意识怎么可能是客观意识呢?过去意识是非客观的,就像刚刚讲的玫瑰花一样,只在乎事物的名号并止于这个层面上,而不从生命存在实相的角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脑意识的特征认识自我局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