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年级的女儿特别喜欢听童话故事,每天都要一边吃饭一边听故事,听得最多的就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了。
我经常也被迫跟着一起听,听得多了,不知为何心里会产生一丝担忧,这些童话故事总把女孩写得特别美丽、特别善良,有时就觉得是不是善良得有点过头了,不管是面对好人还是坏人,不辨善恶是非,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滥用自己的善良之心。
比如安徒生童话里有一篇叫《白玫瑰与红玫瑰》的故事,讲的是一对善良美丽的小姐妹白玫瑰与红玫瑰,在森林里几次遇到一个忘恩负义的偷人珠宝的小矮人,小矮人一边利用姐妹俩的帮助,一边不停地辱骂姐妹俩。但善良的姐妹俩不计较,一次又一次的帮助遇到危险的小矮人成功脱险,在遇到被小矮人施妖术而变成大熊的王子时,小矮人为了自保,更是祈求大熊不要吃自己,而是让其去吃帮过他多次的姐妹俩。当然,故事的最后,小矮人被大熊一掌拍死了,而姐妹俩嫁给了王子兄弟,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童话故事里善良的女孩们大都有美好的结局,因为她们总是能等来一个解救她们的王子,可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呢?就很难说了。
说到这里,就不由得想起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两个案例:“江歌案”和“杭州保姆纵火案”,这两个案件里受害的都是美丽又善良的女性。一个是帮助同学,一个是帮助保姆,善良的她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帮助身边的人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而坏人正是利用了她们的善良,比如“江歌案”里的刘鑫不合法住到江歌处,在受到前男友威胁时,江歌提出让她报警,但刘鑫害怕报警会让警察查出自己的不合法居住而不愿报警。而“杭州保姆纵火案”里的女主人朱小贞多次借钱给保姆,高达十几万,保姆还偷窃家中的贵重物品去变卖,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我不知道她们小时候有没有受童话故事的影响,但她们的善良却多少有点像童话故事里善良的女孩们,被坏人一次次利用但依然善良如初。
我认为,她们的善良,是没有锋芒的。
我给这些善良的女孩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玫瑰女孩”,因为她们的善良行为就像玫瑰花一样美丽芬芳,也如那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话一样美丽,但我又希望她们的善良也能像玫瑰花一样带着点刺,以保护自己,让自己的善良任何时候都能有所锋芒。
看女儿每天听这些童话故事,其实我这颗老母亲的心多少是有些担忧的。我怕她听太多了会受故事里那些过分美丽善良的女孩影响,毕竟才七八岁的孩子,对黑白是非还没有什么概念,对外面的世界和人心也不了解,但已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处于一种对很多事好奇却又很难理解的年龄。
不过也不会阻止她听,只是听到那种不太合乎现实的片段时,尽可能给她加以解释,教她明辨善恶是非观念,毕竟童话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
童话故事作为一种儿童文学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童话故事的主旨是教孩子勇敢、热情、善良、乐观,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认为,童话世界常常可以反映孩子不同心理成长阶段的心理冲突,并以童话独有的形式,帮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顺利度过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所以说,童话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某些阶段可能比父母还亲密。对于我所担忧的问题,我也只有尽可能教孩子去认知,去体会,教孩子善良的同时,也要教她学会自我保护。
我始终相信,善良是这世间最温暖、最美好的一种品质,善良的女孩也会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增广贤文》里的这几句话教会世人行善的意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河狭水激,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我对这几句话是这样理解的:我们行善做好事,是出于我们内心的一种自愿行为,不求结果也不求回报;但面对一些会给自己带来危害的事(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我们也要讲究一点计策自保(可以先拍照或找个证人),而不是盲目地冲上去扶人;如果遇到一件事明明知道很危险,自己又没有能力做(比如看到有人落水,自己不识水性,就不可盲目的下水救人),我们可以寻求别的方法(可以找人、利用东西或报警)。
善良并不是不顾自己安危去救他人,而是看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不做麻木的旁观者,要做清醒的参与者,视情况而定,看是可以直接帮助对方,还是需要寻求外界力量一起帮助对方。
这也是我想对女儿和像她一样的女孩们说的:愿你善良,也愿你的善良有所锋芒。